您现在位置:国学文化网 >> 国学 >> 周易 >> 浏览文章

《周易》的起源、演变和发展史

知乎 未知 0 2024/11/5 9:56:03

《周易》以浓缩的形式反映了中国文化的起源、演变和发展轨迹,特别反映了从巫术文化向人文文化发展的轨迹。如果说《周易》成书史是一部中国文化精神的生成史,那么整个易学史则是中国文化发展史。先秦时期是易学萌生和莫基时代。传统认为《连山》、《归藏》、《周易》"三易"先后于夏、商、周三代问世。春秋战国时期易学已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势,一是继续沿着宗教巫术的占筮道路发展,以《左传》、《国语》为代表;一是摆脱宗教巫术束缚而向哲学发展,以《易传》为代表。《易传》是先秦易学集大成之作。先卖诸子

《周易》的起源、演变和发展史
《周易》以浓缩的形式反映了中国文化的起源、演变和发展轨迹,特别反映了从巫术文化向人文文化发展的轨迹。如果说《周易》成书史是一部中国文化精神的生成史,那么整个易学史则是中国文化发展史。

先秦时期是易学萌生和莫基时代。传统认为《连山》、《归藏》、《周易》"三易"先后于夏、商、周三代问世。春秋战国时期易学已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势,一是继续沿着宗教巫术的占筮道路发展,以《左传》、《国语》为代表;一是摆脱宗教巫术束缚而向哲学发展,以《易传》为代表。《易传》是先秦易学集大成之作。先卖诸子尤其是儒家、阴阳家、道家的思想反映在易学上,丰富了易学;同时,《周易》思想又渗透到各家学说之中,成为社会的普遍价值观。

两汉是华夏文化形成和定型的时代,治易之风大行,出现三种解易倾向∶一是孟、京易学,孟喜、京房创卦气、纳甲、飞伏说,建立象数易体系,为今文易学。二是费直易学,注重义理阐发,为古文易学。三是严君平、扬雄易学,将易学同黄老学说相结合,以道家黄老之学解《易》。

三种倾向中,以孟、京象数派影响最大,代表了汉易主流。两汉时期,民间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通过与易学的综合,汇成以《易纬》为代表的谶纬神学。东汉郑玄兼采今古之长,采用爻辰说以注《易》。《易纬》和郑玄均是对孟、京易学的发展。与郑玄儒家解易系统相对,《周易参同契》则代表道家黄老派解易系统,以《周易》原理解说炼丹理论和方法,将卦气说发展为月体纳甲说,对《易纬》天人感应说和阴阳灾变说加以扬弃。是以易学指导其他学科的范例。旱于《参同契》而子西汉成书的《黄帝内经》则开创易学与具体科学〈医学)结合的先例,反映易学对具体科学的推动、指导作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然而文化大发展,这不能不归功于理性思维的光芒,而首先挑起理性大旗的是玄学,玄学的产生又以易学为先导,王弼继承汉代道教解易传统,融合儒道以阐释《周易》,以虚无为《易》之最高原理,重义理而黜象数,建立玄学易、义理易。《周易》作为"三玄"之一被纳入了玄学、道教领域。

隋唐时代天下统一、政治稳定,出现孔颖达《周易正义》、李鼎祚《周易集解》等总结前人和时人易学成果之巨作,虽然前者偏重魏晋义理,后者偏重汉代象数,但已呈现融合两派易学的倾向,代表儒家解易阵势。随着佛、道二教的兴盛,佛、道教徒找到《周易》这个理论宝库,或借易学宣扬本教教义,或以教理阑发易理,出现易佛、易道揉合现象。

宋代为适应强化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同时又受佛教大盛行的刺激,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复兴懦学的热潮。《周易》被当作对抗佛道二教的有力武器,而成为宋明理学的理论依据。宋初道士陈抟创图书派象数学,中经种放穆修、李之才等人,发展到周敦颐、邵雍。该派提出先天图、河图洛书、太极图等图式以解《易》。

重视探求世界形成和变化模式,探求天地万物的本原,并带有明显的哲理化倾向。周教颐、邵雍已开始将易学象数引向理学范畴。与之相对的是义理派,其代表人物是程颐,以儒理解易,而力排老庄玄学。南宋朱熹注重义理而不废象数,以程氏易学为骨干,融各家之所长,集理学之大成,将易学哲学中字宙生成论体系转变为理本论体系,以二气变化法则解释字宙变化规律,对儒家哲学作出重大贡献,成为其后历代官方哲学的代表。

明清时期,统治者对臣民加紧思想控制,在独尊程宋理学的同时,大兴文字狱。明代钦定了宋学的统治地位,其易学以宋易为主流。明末清初王夫之掀起明清时期宋易义理研究最后一次高潮。随着图书象数学被批判,宋易逐渐被以考据学、训诂学为特征的汉易所代替。清代汉易重视实据,考订文字,在对《周易》经传文字的注释、考据、辑录、校雠方面做出贡献,然而对《周易》原理的探讨终来脱汉易窠臼,没有形成自己所特有的哲学体系。

近代以来,《周易》在科学方法指导下被人们重新认识和研究。现代易学除在象数、义理两方面继续深入探讨外,呈现以现代科学理论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综合交叉研究的趋势。其中对《周易》的哲学研究、考据研究及易学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中的影响和作用的研究,都取得了不少成绩。


凡本网注明“作者:中国国学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国学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国学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网新闻资讯无需授权即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中国国学网”。凡本网注明“作者:XXX(非中国国学网)”的作品,由中国国学网自媒体用户创建或转载自其它媒体,创建和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文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立场,也不对其真实性和版权来源负责。如发现本网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国学文化网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7克拉2号楼

167 5555 6698

京ICP备2024092598号-1号

zggxw@163.com

郑重声明:中国国学文化网仅提供信息刊登转载功能,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有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及时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4 中国国学文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40925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