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国学文化网 >> 讲坛 >> 浏览文章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的预防疾病法

不详 张红光 0 2025/1/22 21:09:36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经典著作,被誉为中医的奠基之作。其成书背景复杂,其内容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的预防疾病法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经典著作,被誉为中医的奠基之作。其成书背景复杂,其内容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它并非成于一时、一地,也非出自一人之手,而是由多位医学家在长期的实践和研究中逐渐积累形成的。

从历史时期来看,学术界普遍认为,《黄帝内经》的主体内容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但最终编纂成书的时间大约在西汉中晚期,即公元前91年至公元前6年之间。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为医学理论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各81篇。《素问》主要论述人体的生理、病理和诊断方法,而《灵枢》则重点阐述经络、针灸等治疗方法。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构建了中医的基本框架,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等。它不仅是中医理论的经典,还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被尊为“医圣之书”。

预防优于治疗,《黄帝内经》将“治未病”认定为养生保健之首。强调“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认为疾病已经形成后再用药治疗,就如同“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为时已晚。这种思想体现了中医对预防医学的高度重视,认为预防疾病的发生比治疗疾病更为重要。提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观点,认为人体的正气(即自身的抵抗力和调节能力)是预防疾病的关键。通过养生保健增强正气,可以有效抵御外邪的侵袭,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中医理论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的过程。外邪入侵人体,通常先从皮毛开始,逐步深入到肌肤、经脉、脏腑。因此,早期干预和预防能够有效阻止疾病的发展,减少治疗的难度和复杂性。

“治未病”不仅包括预防疾病的发生,还涵盖了养生保健的各个方面,如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情志调摄、顺应自然等。这些方法能够帮助人体维持阴阳平衡,增强体质,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特别强调阳气在维持健康中的关键作用,认为阳气是人体抵御外邪的核心力量。通过养生保健增强阳气,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并促进疾病的康复。除了未病先防,还提出了“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的理念。即在疾病早期及时治疗,防止病情恶化,同时在疾病康复后继续调养,防止复发。这种全面的预防思想进一步凸显了“治未病”的重要性。

《黄帝内经》将“治未病”作为养生保健之首,是因为其强调预防优于治疗,重视正气的主导作用,并通过全面的养生方法和对疾病全过程的干预,有效维护健康、延缓衰老。

这里所说的“不治已病”,并不是说中医不接受治疗已经发生的各种疾病,而是强调不应已发生了疾病才去关注健康,更重要的是把“注意力”放在有可能即将发生的疾病上。“治未病”是中医理论的精髓,就是当疾病尚未发生时,能提前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方法,提高人体的自愈能力,以杜绝或减少疾病的发生。 

所以,《内经》强调要从“治未病”的角度来保健身体,要注重日常饮食调养。注意饮食有节,膳食结构的平衡,才能达到健康长寿,无病度百年的愿望。

食物有阴阳,看它温热还是寒凉。《内经》有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是分阴阳的食物当然也是如此。具体来说,区分食物阴阳须遵循以下四个原则(1)辨味道。具有苦、辛味的生姜、紫苏、非菜、大蒜、葱类、猪肝等属阳、咸味的鱼米蛤类海类偏属阴性(2)看形状。根和茎叶相比属阳,茎叶属阴。因此,牛劳、洋葱、人参、藕、红薯、芋头、土豆等根菜属阳。在根菜当中,牛蒡的阴性较强,藕和芋类的阴性也比较强另外,萝卜虽是根菜,但由于含水分较多,其性属阴等等。

比如春季万物萌生,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也相应活跃,感冒之类的疾病就有可能流行开来,所以中医提出“正月葱、二月韭”的饮食方案,以提高人们的抗病能力。

夏季天气炎热,发生中暑的可能性相对就大,中医就强调“饮食清淡”“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的养生方案,使中暑的发生率减少。

秋季气候干燥,咳嗽一类疾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所以,中医强调秋季以“养肺除燥”为主,多吃梨以生津解渴,从而使一些时令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限度。冬季要收藏体内的阳气,注意保暖,早卧晚起,好好休息等。

人每生病一次,就会给身体造成一次伤害,而这一伤害在愈后看似已经消失,但实际上它或多或少都会给身体带来阴阳失和等看不见的虚损。就好比一辆汽车,每修理一次,它的各个零部件之间的配合、总体性能都会不知不觉地下降,不管怎样修理,换上好的零件,这种配合永远都比不上原装的。聪明的爱车人,会加强车的保养,不让汽车出问题。人体也是一样,与其等有病后再治,不如在没病时就进行身体保养。

 


凡本网注明“作者:中国国学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国学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国学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网新闻资讯无需授权即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中国国学网”。凡本网注明“作者:XXX(非中国国学网)”的作品,由中国国学网自媒体用户创建或转载自其它媒体,创建和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文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立场,也不对其真实性和版权来源负责。如发现本网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国学文化网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7克拉2号楼

167 5555 6698

京ICP备2024092598号-1号

zggxw@163.com

郑重声明:中国国学文化网仅提供信息刊登转载功能,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有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及时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4 中国国学文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40925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