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国学文化网 >> 产经 >> 体育 >> 浏览文章

一场被冬奥遗产运营团队“争”来的世界杯

不详 未知 0 2024/12/6 9:09:34

本次承办赛事的云顶滑雪公园曾是北京冬奥会的赛场,见证了许多中国冰雪的荣耀时刻。谷爱凌、苏翊鸣、徐梦桃、齐广璞等一批运动员,曾在这里为国争光。公园内的U型场地技巧赛道在2016年建成,已先后举办过4届世界杯比赛。

一场被冬奥遗产运营团队“争”来的世界杯 第 1 张

12月3日,云顶滑雪公园内的U型场地赛道。受访单位供图

2024-2025赛季国际雪联单板滑雪和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技巧世界杯即将于5日在崇礼拉开战幕。鲜为人知的是,这是一场由冬奥遗产运营团队奋力争取来的赛事。

本次承办赛事的云顶滑雪公园曾是北京冬奥会的赛场,见证了许多中国冰雪的荣耀时刻。谷爱凌、苏翊鸣、徐梦桃、齐广璞等一批运动员,曾在这里为国争光。公园内的U型场地技巧赛道在2016年建成,已先后举办过4届世界杯比赛。

云顶滑雪公园副总裁兼山地运营总经理王世同和很多同事都参与了冬奥会工作,深度学习了冬奥会的山地运行工作流程。如何守护和发展好云顶这份宝贵的冬奥遗产,成为他们长期思考的课题。

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11月崇礼的气温显著高于往年同期,造雪和存雪条件不足,这让王世同一度为供应世界杯赛事所需的大量冰状雪而忧心忡忡。

一场被冬奥遗产运营团队“争”来的世界杯 第 2 张

12月1日,云顶滑雪公园迎来客流高峰。受访单位供图

“在11月20日的时候我们其实已经被逼到了绝境,在国际雪联的投票中有四分之三的票数都选择取消这站世界杯。”据王世同介绍,当时国际雪联派驻云顶的外国专家预估,12月1日交付场地几乎不可能。

“我们做了大量沟通,希望国际雪联方面能宽限几天再做评估。但是实际上我们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还是想做最后一搏。”王世同说。

此时,王世同率领的云顶山地运营团队不仅面临着赛事取消的压力,也面临着来自雪场经营端的压力。由于保障世界杯赛事需要抽调大量人力和造雪机器,云顶雪场对公众营业的时间已一再推迟。据云顶滑雪公园副总裁赵琼介绍,推迟营业期间的一个周末,仅酒店销售方面的损失就高达上千万元。

王世同“最后一搏”的信心不仅来自气象预报的降温,也来自对团队的了解和信任——这里集结了北京冬奥会自由式和单板滑雪场地山地运营人才的精华。

“在北京冬奥会举办前后的这些年,我们的造雪团队比较稳定,通过和国外专家的长期合作,以及我们在长期运营中积累的对本地区气象条件的知识,我们有经验去抓住稍纵即逝的时间窗口。另外,我们和国外来的场地塑形团队也在这些年逐渐形成了默契,可以实现边造雪边塑形。”王世同介绍道。

他还透露了与国际雪联沟通中的一个技巧。

一场被冬奥遗产运营团队“争”来的世界杯 第 3 张

近日,众多游客在云顶滑雪公园感受冰雪激情。受访单位供图

“第一次投票比赛差点被取消,让我们意识到和国际雪联派驻专家加强沟通特别重要,所以我们就安排了一个翻译团队,全天跟着这名专家,主要目的是消除他对我们工作的误解。”

王世同举例说,国际雪联专家一开始坚持要在造雪机含水量档位等指标上严格按照以往的指南操作,由于气温高、进度严重滞后,云顶团队希望将造雪机设定在出雪量更大、含水量稍高的一档,场地塑形时再对雪质进行调整。翻译介入后,国际雪联专家准确理解了云顶团队的意图,最终双方达成了共识。

“其实我们跟国际雪联通过这些年的合作,关系发生了一定转变。过去他们的专家过来就像是监工,慢慢地我们做到了亦师亦友。他们看到我们的努力之后,也会帮着我们去实现目标。”赵琼说。

在最后的攻坚时刻,云顶团队抓住寒潮过境降温的机会,将山体各处的造雪机集中到比赛场地造雪,在和国际雪联约定的第二次评估日期前追上了进度。

“11月24日,我们的翻译听到国际雪联专家给瑞士总部打电话说,他认为云顶的进度已经赶上了,我们就知道,这场世界杯可算是保下来了。”王世同说。

赵琼介绍,即便在世界范围内看,办滑雪世界杯都很难说是雪场的赚钱生意。由于中国属于现代滑雪运动的后发地区,公园类项目世界杯落户中国只能在11月底至12月初的赛历区间。对商业雪场而言,这一时期是抢开业的关键节点,叠加不可预测的气象因素,事实上给雪场的运营带来了很大压力。

“非常感谢雪友理解我们为了力保大赛的举办,在今年不利的气象条件下延迟开业。”赵琼表示。

王世同认为:“一个雪场的核心产品是雪道。经过多年为冬奥会和世界杯这样的大赛服务,我们在造雪压雪、含水量控制等方面有了丰富经验。很多雪友反馈说云顶的雪道滑起来越来越顺滑,其实就是我们把这些办赛经验用到日常的结果。”

“现在中国滑雪的人越来越多,但经历过冬奥会等大赛锻炼、能够做好高水平滑雪赛事山地运营的团队依旧较少。云顶坚持承办世界杯比赛,也是想为中国滑雪保留下这批冬奥的人才火种。”王世同说。


凡本网注明“作者:中国国学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国学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国学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网新闻资讯无需授权即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中国国学网”。凡本网注明“作者:XXX(非中国国学网)”的作品,由中国国学网自媒体用户创建或转载自其它媒体,创建和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文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立场,也不对其真实性和版权来源负责。如发现本网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国学文化网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7克拉2号楼

167 5555 6698

京ICP备2024092598号-1号

zggxw@163.com

郑重声明:中国国学文化网仅提供信息刊登转载功能,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有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及时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4 中国国学文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40925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