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未知 0 2025/4/26 9:14:49
佛光寺。忻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佛光寺是第一批国保单位,也是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五台山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寺位于山西忻州市五台县佛光村,寺内有三进院落,层层递升,最顶端是主殿东大殿。东大殿建于唐大中十一年,是中国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木构建筑之一,被中国建筑学家梁思成誉为“第一国宝”。
佛光寺因山势而建,坐东向西,三面环山,山脚下溪水潺潺。从寺外看,佛光寺掩映在山林间几乎看不见,与周围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可以说,佛光寺是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
近年来,佛光寺周边自然环境越来越多受到经济建设活动的影响,保护工作迎来新挑战。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忻州市佛光寺文化景观保护条例》(以下简称《保护条例》)将于5月1日起施行,佛光寺的文化景观有了双重呵护。
文化景观保护条例针对自然与人文融合的复合型遗产制定专门规则。目前,我国有6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其中4处针对文化景观出台了保护条例。“针对佛光寺这一处国保单位出台文化景观保护条例,在山西是第一家。”忻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贾建军介绍。
《保护条例》共六章32条,明确了佛光寺文化景观的保护范围、保护对象和保护要求,以及相应的禁止条款和生态保护等内容。对于如何进行文化弘扬利用、文旅融合、风貌改善也都有了具体规定。
《保护条例》参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规划,确定佛光寺文化景观保护范围是四周山脊线围合区域。考虑到佛光寺的管辖权限在山西省文物局,本体有文物保护法的规定,此次不再涉及。
《保护条例》指出,佛光寺文化景观包括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并提出6条具体保护内容。
自然资源方面,要保护自然山水,包括山体本体、峰峦轮廓的完整性、水系走向、古树名木等。此外,保护空间格局和景观视域,保持坐东朝西空间格局的组成要素完整性,加强景观视域范围内建设管控。
文化资源方面,要保护文化线路和历史聚落,包括1937年梁思成、林徽因考察文化线路的位置、走向,闫家寨村和佛光村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人文环境、自然景观环境等。此外,要保护文物古迹、文化艺术遗存和佛光寺承载的精神文化。
忻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路向东表示,当地将统筹协调文化景观保护与民生改善的关系,促进文化景观保护共治、共享。
凡本网注明“作者:中国国学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国学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国学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网新闻资讯无需授权即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中国国学网”。凡本网注明“作者:XXX(非中国国学网)”的作品,由中国国学网自媒体用户创建或转载自其它媒体,创建和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文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立场,也不对其真实性和版权来源负责。如发现本网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04-27
04-27
04-25
04-24
04-24
04-24
04-24
04-23
04-23
04-23
郑重声明:中国国学文化网仅提供信息刊登转载功能,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有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及时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4 中国国学文化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