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未知 0 2025/3/13 20:09:27
四川大学杰出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霍巍12日下午在成都接受媒体采访。 记者 岳依桐 摄
“独辫式的人头像,在三星堆出土人头像中数量最多,可能代表了三星堆一个人数比较多的主体性族群,而这种发式在金沙遗址也能大量看到。”四川大学杰出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霍巍12日在成都表示,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出土器物能发现相似的人物特征和共同的信仰体系,二者统治阶层可能有所不同,但是主体人群并没有太大变化。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而与三星堆遗址共享盛名的,还有坐落在今成都市城西的金沙遗址。同为古蜀文明的重要代表,三星堆、金沙先民是否属于同一人群?当日,“天府文化访谈”活动在成都举行,从事三星堆—金沙遗址综合性研究的霍巍对此进行解读。
霍巍认为,要回答“三星堆、金沙先民是否属于同一人群”的问题,可以从文献和考古实证两方面进行思考。“文献记载不一定都是真实的,它有些带有神话色彩,但是就像王国维评价中国古史传说时所说,它们包含了历史最本源的一些元素。”
霍巍表示,如果认真研究三星堆出土的人头像,可以看出很多不同的发式,比如有辫发、笄发等,而发式是先民区分族群很重要的标志,和来自哪个地方、社会等级都有关联,而在金沙也可以看到相似的发式。
在霍巍看来,三星堆、金沙的最高统治阶级掌握的符号系统层层相应。以著名的三星堆金杖为例,上面的组图由一只鸟、一条鱼、一支箭、一个欢笑的人头构成。这一组合基本上“原封不动”出现在金沙的金器上。“这并非偶然现象,说明这种符号系统在三星堆和金沙的统治阶级是有相同认知的。”(记者 岳依桐 贺劭清)
凡本网注明“作者:中国国学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国学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国学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网新闻资讯无需授权即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中国国学网”。凡本网注明“作者:XXX(非中国国学网)”的作品,由中国国学网自媒体用户创建或转载自其它媒体,创建和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文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立场,也不对其真实性和版权来源负责。如发现本网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09-17
09-17
09-16
09-14
09-13
09-11
09-10
09-06
09-05
09-05
郑重声明:中国国学文化网仅提供信息刊登转载功能,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有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及时与我们联系!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2号院甲1号楼522房间
Copyright @ 2024 中国国学文化网 版权所有